推薦者 : 三信商銀 蔡全隆
推薦書本 : 妙喻扭轉人生:隱喻啟發易開悟,撥雲見日展新機
作者簡介
心理學家 鄭石岩
宜蘭縣員山鄉人,政治大學教育學碩士,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,當過中學老師,也在大學任教多年,並擔任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常務委員,負責學校輔 導及訓導工作,現已退休。從事心理諮詢與教學研究三十餘年,曾獲頒教育部輔導工作優良貢獻獎;七歲即接觸佛法,對佛學與禪學素有修持;半工半讀完成學業, 務農做工經商,人生閱歷豐富,是融合心理學、教育學與禪佛學於日常生活應用的倡言人。他理論與實務並具,著作超過四十本,曾獲行政院新聞局優良圖書金鼎 獎,是積極入世,以書文度人的最佳見證。每年有兩百場以上的演講,其著作在海內外廣受歡迎,自詡為踏實悅樂的生活者。目前研究與旅行是他的學習方式,寫作 與演講是他的工作,助人與講經則是他的行持。
內容簡介
隱喻的故事,看似窄小窗口,探出頭看竟是全新視野。
鮮活的比喻,彷彿閒話家常,笑談之間流露深刻啟發。
簡單的寓言,恰如明燈一盞,照朗內心中的幽晦積鬱。
人生的境遇總有高低起伏,對於挑戰與困境該怎樣看待、如何自處、怎麼行動,隱喻有很好的提示效果,卻沒有如說教和告誡容易引起嫌惡和防衛的缺點。禪門善巧,妙喻具有活潑生動的感動性,在適當的時機提出,常能給人帶來豁然開朗的領會。
瞋心如火,能燒功德之林;恨心如毒,可毀幸福人生。
寬恕是良藥,能解敵意沉?;慈悲是春陽,普照生涯美景。
珍惜自己,必能展露長才;沃壯心志,亨通就在未來。
貶抑自己,只會自討苦吃;放下較量,別有一番自在。
本書以《百喻經》中的隱喻故事為主要題材,加以引申,做為現代人參契內省的資糧。透過四十八個小隱喻,不但能給諮商及教育工作者,帶來專業上的新知,更能給一般讀者,帶來扭轉人生的反省和創意。
自序
妙喻的啟發作用
隱喻的故事具有豐富的意義和啟發性,無論閱讀、聽聞和欣賞,對於個人性靈、心境和情緒,都可能造成深度的感動,透過領會帶來嶄新的生活態度。在 教導、溝通和諮商的過程中,若能加入恰到好處的隱喻,常能誘發當事人或學生反省、領悟和創意思考的能力,進而產生主動、負責的態度,去面對他所面臨的問 題。
多年來,我從佛學的研究以及禪的體驗中,發現佛經所記述的內容,都是佛陀和弟子的談話(有時是個別晤談,有時是團體會談,有時是對大眾開示或教 誡),而在這樣的師徒談話中,使用了相當多的隱喻或譬喻,這種啟發方式不但影響了往後的宗教傳承方式,其對於心靈的啟發,更是引人入勝。因此我發現,隱喻 具有活潑生動的感動性,只要在適當的時機提出,尤其是認知及意識活動到了相契的時候,隱喻常給人帶來豁然開朗的領會。
隱喻不會讓人死守著定義,不致停留在知性化(cerebration)裡,導致雖然明白其道理,卻陷在無法引發行動和共鳴的消極態度中。隱喻能有舉一反三的作用,以及清醒面對真理的效果,它不但能引發創意,更能產生主動性,讓人積極面對自己當下的際遇。
於是從一九七五年起,我便引用禪宗的啟發方式,將公案禪詩運用在教學、溝通和諮商晤談上,漸漸歸納出有效的隱喻諮商技巧。在累積多年的諮商經驗後,我發現其運用有幾個重要原則:
●契機應緣:隱喻要與個案談話時的心理狀況相銜接,更要和他的文化及生活經驗相契合。
●把握時機:當個案的認知基模鋪陳到某個隱喻正好可以啟發他時,適時提出,效果最好。
●了解和追蹤:從隱喻中引申、互相交談和解釋,巧妙地引導投射到眼前的困擾裡,使個案引發共鳴、省發和主動回應問題的動機,進而產生行動計畫,並追蹤其執行狀況。
隱喻的素材很多,包括寓言、故事、軼事、詩歌、公案及譬喻等等。它們通常具有豐富的意義,透過隱喻進行交談,投射在當事人的困擾情境中,能引發 創意式的思考,對自己該怎麼看待、怎麼做、怎麼自處、怎麼行動等等,產生清醒的反省。隱喻晤談有很好的提示效果,卻沒有說教和告誡那樣容易引起嫌惡和防衛 性的缺點。此外,由於它的類比特質,在晤談及事後個案的參契中,容易產生更多的自我省發,因此它對個案的啟發作用具有長期的效果。
隱喻是一種象徵性語言,這種語言不但在古老文化中普遍用來傳承生活智慧,更是心靈生活的涵養素才。它也常用在宗教弘佈和民間習俗及儀式上,如婚喪喜慶的活動中,便有頗多具隱喻性的故事與意含。
我將隱喻使用在心理晤談上,是很自然的嘗試,三十餘年的經驗累積,對於使用的技巧,可說已經相當活潑嫻熟、得心應手。比如說,在二○○八年這一 波金融海嘯的災難中,對於財富嚴重受損的個案來說,就像是從天堂掉落地獄一般的創痛,容易引發沮喪、無助和焦慮的症狀。一位中年男子與我談到他的失落和悲 傷,表現出嚴重的憂鬱和沮喪。他說:「我快要活不下去了!真想一了百了。」我意識到他正陷入負面的思考模式,有可能自殺或自暴自棄,因此嘗試引導他往正面 的方向思考。以下是我們隱喻性的談話:
「你說你遭遇到金融海嘯的大海難?」這時,海嘯已經成為隱喻了。
「我的生涯之船,在這一場海難中,完全翻覆,支離破碎。我就是在大海中等著被大海吞沒的船長。我的末日就在眼前。」我說:
「船長!發生海難時,要找救生設備!」
「我連救生設備都沒有了。」
「那麼一定有浮木或飄流的浮物,請抓住浮木,尋求生機。」
「那又有什麼用?」
「漂浮上岸,或等待救援;保住生命,再創奇蹟。」
「有奇蹟嗎?」他問。
「在最大痛苦中能撐得下去的,就像在海難中抓住一塊浮木,讓生命存活下來一樣,是人生莊嚴的壯舉。它比你過去的事業更加輝煌莊嚴。事業有生滅,精神力卻能永遠長存,會不斷創造下去。你能在沉重的打擊和失落中堅毅下去,便是在創造生命世界的奇蹟,實現生命力的光采。」
他開始有了反應,一種嶄新的神采綻露在他的眼裡。我們討論了生命的意義和信仰,談到要珍惜自己的慧命,莊嚴佛淨土。我把握時機說:
「你應該在這場海嘯中,去表現莊嚴佛淨土的生命力。」他點點頭表示同意。我接著又說:
「你身邊有什麼漂浮物?例如找個維生的小差事。」
「有的。我在朋友那兒找個臨時工作。」
「那個差事就是你的浮木。另一段莊嚴精采的人生,就從這裡開始。」於是,我給了他一張紙和一隻筆說:
「把你這位海嘯受難的船長,抓著一塊浮木求生的畫面繪在紙上。每天看著它,並告訴自己,這是精采人生的起點,將來要接著表現更動人的英雄故事。」
他用簡單的線條畫出波濤起伏的海面,並繪出一個人抱著浮木,在大海中漂著。我告訴他:
「參看這幅畫,去表現炫爛的生命力。」
晤談結束,他帶著那張簡單的畫離開,神情輕鬆許多,眼神裡增添了毅力和勇氣,肢體也挺了起來。我知道,一個新的生命奮鬥史,將會從這個隱喻開始。
這是一個能近取譬的隱喻。當然,我們還有許多現成的隱喻可用,然而為了讓讀者更加了解隱喻的技巧,因此本書主要引用《百喻經》為材料,並加以解釋,以便大家參考。
隱喻在品格教育、一般教學演講以及溝通的場合中,都具有活潑的啟發性。在家庭教育上,父母若能善用寓言、故事、傳記、譬喻故事、禪宗公案等作為閒聊的材料,對孩子的品格和生活態度等,必有正面的引導功效。
隱喻諮商、教導和溝通,是一種活潑、有啟發性的心靈開悟方法,不僅可以用來幫助個案或學生,也可以用在自助式的自我諮商上,進行自我反省和啟發,讓我們踏上自我實現的人生大道。
本書從隱喻和啟發的學理出發,以《百喻經》中的隱喻故事為主要題材,加以引申,做為現代人參契內省的資糧。透過四十八個小隱喻,不但能給諮商及教育工作者,帶來專業上的新知,更能給廣大的一般讀者
留言列表